园林景观项目中的地形大致可分为陆地及水体两部分。地形上景观设计处理的好坏对园林空间的美学特征和人们的空间感受有着直接影响,影响着园林的景观效果、布局方式、排水设施等重要因素。因此,处理园林地形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景观主创设计师给大家分析下在设计中遇到地形问题的处理原则及解决方法。
一、因地制宜,随势生机。
要想在一块土地上创造出多种景观效果,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地形改造,再进行合理布局,依低挖湖,据高堆山或适当平整土地,使园林地形更多样化,并利用地形组织空间和控制视线范围,通过与其他园林景观要素的配合,形成一个自然丰富、生态优美的空间景域,满足人们观赏休息及进行各种户外活动的需求。
《园治》中有“约十亩之地,须开池者三,……余七分之地,为垒土者四……”,这种水、陆、山三四三的用地比例,虽然不是一定的,但说明园林景观布局首先进行地形和竖向控制,只有山水相依,水陆比例合宜,才可能创造更适合现代都市人居住的生态环境。
二、因景得宜。
地形处理是造园的基础,也是造园的必要条件。《园治·兴造论》中:“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柱,互相借姿;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经,顿置婉转……”,即因不同的地点和环境条件灵活地组景,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的美景为我所用,因此,在造园前必须进行地形处理,地形的处理对景点的布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提高了,所以在选择小区的时候,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小区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环境是否和谐、丰富、有活力等,所以房地产营销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往往与“概念地产”主题息息相关,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高档住宅小区景观-景观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商品房的特征就是应该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住宅区环境资源的均衡和共享,在景观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住宅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住宅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